如今,很多大学生都是到了大四才开始毕业论文写作,“上午招聘会,下午赶论文”成了常态。真正扎实的论文写作,需要经过确定题目★、收集资料、撰写开题报告、阅读大量文献等复杂过程,怎么可以“糊弄”着完成?
长期以来,毕业论文作为高等教育通行的考核形式,其专业性★、规范性和科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通过系统的文献阅读、问题探究和论证写作,毕业论文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,也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文字表达能力。但另一方面,用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的“一刀切”评价标准★,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时代需求。早有专家表示★,论文的价值在于创新性★,目前★,不少论文只是低端★、重复的“八股式★”、资料性研究论文。
当然★,不能因为做不好、做不到,就放宽要求★。这也是一些反对取消毕业论文的人最担心的:产品质量不好就降低标准,那不成了掩耳盗铃之举★?所以,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考核标准的适配性。
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与人才类型相匹配的★“能力坐标体系★”d88尊龙体育app★,建立多元考核标准。换句话说★,毕业考核应该是多选题,论文是学术能力训练的重要选项,而不是唯一选项。教育评价改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,不能全盘否定传统学术训练★,应该在坚持学术规范的基础上,实现评价手段的多元化★。简单来说,就是让学术型人才在理论研究中深耕,让应用型人才在真实项目中锻炼,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最契合自身发展的评价方式。
于是,学术训练渐渐变形★。此前有媒体卧底调查★,发现网上文的生意火爆,仅2024年4月★,一家以“文”为主营业务的工作室,就接到了600余单的论文写作业务,其中本科论文★、专科论文和函授论文占比较高。在某电商平台上★,一个“论文咨询”的链接显示已有2000人付款,写手称:“谁有时间去扒文献★、找数据,研究这题该怎么写?交给AI就行了。”
近日,教育部印发758项新修(制)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,明确64个职业本科专业一般不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,学校可将工艺改进、产品(服务)设计、技术(服务)创新、技艺展示、专利研发等作为毕业设计(创作)的重要内容★。这一政策再次引发舆论热议:本科毕业生一定要写毕业论文(设计)吗★?
此前,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出台规定★,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以签约作者身份在知名网络文学平成的作品,可以代替毕业论文;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鼓励学生创新创业,明确“多元化学习成果★”可替代毕业论文★;北京邮电大学、天津大学都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★、创新项目修改了毕业政策。教育部规定中提到职业本科用工艺改进、专利研发等替代毕业论文考核,正是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松绑★,也更符合产业对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。
要保障本科论文质量,除了学生的投入外,导师的指导和把关也很重要。根据《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,我国普通本科学校生师比17.51∶1。这样的比例下,老师能够指导每名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。
在高等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★,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。对于理论研究型人才★,学术论文当然应该是重要的评价标尺,但是,对应用型专业,除了学术能力的要求,更应注重实践能力以及与行业需求接轨的能力。就如同不能拿运动员的体能标准要求程序员一样,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,本就应该有不同的标准★。